如果说十年前无序扩张无非导致行业内的成百上千玩家破产倒闭,那么十年后可能出现的风险,则可能牵扯到的就是很多个行业。
此次,三棵树防水凭借着雄厚的品牌实力与过硬的产品质量,成功入库西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标志着我司光伏系统及其产品向国内BIPV市场成功迈进一大步。2020年,与柬埔寨国家电力公司签署亚行贷款(ADB)国家光伏园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。
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中国西电集团)隶属于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,是我国输配电装备制造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和走出去的重要力量。三棵树防水将持续融合产品与服务于一体,重点打造光伏在各应用场景的防水系统方案,实现科技防水,长筑久安。文化影响100年,战略影响10年,战术影响1年。濉溪颍上180MW水面光伏项目(亚洲最大水上漂浮式光伏项目)中宁美橙45MWp光伏电站▲西电宝鸡电气屋顶光伏项目除以上项目外,中国西电集团更是积极布局海外新能源市场。近日,三棵树绿金刚光伏屋面系统(SGW系列热塑性聚烯烃TPO)成功入库中国光伏电站EPC总包企业20强企业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(旗下西安西电新能源有限公司),协同助力中国光伏建设,奋进实现双碳目标。
蕴藏着无限潜力的光伏市场对于三棵树防水来说,既是机遇,也是挑战凭借强大的综合实力和优异的市场口碑,上海天毅行智能电气(以下简称天毅行)旗下高端品牌天e电气荣获影响力光伏零部件及电气配套品牌大奖。01硅料价格回落曲线如何?2022年,放眼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产能情况,不得不承认,硅料仍然是决定光伏行业全年运行的关键环节和瓶颈。
这成为光伏行业的又一变数,而今年终端装机的回暖情况,也是光伏行业实现自我救赎的一个重要表现。但是,硅料价格不仅是硅料供给与终端装机需求决定,还受直接下游硅片需求的影响。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2年国内装机超过75GW,也有机构乐观预测可以达到100GW。03电池技术之争是否初见分晓?2022年,随着N型电池产能及出货量的加速爬升,以及头部企业10GW级产量的出现,N型电池的时代拉开序幕,或将像鲶鱼一样搅动光伏电池行业新一轮技术革新,实验室效率竞赛终归是要拉出去遛一遛了。
目前,比较普遍的预期是,2022年中开始,硅料新增产能开始加速释放,然后供需格局有望彻底扭转,硅料价格有望不可逆地进入下降通道,进而拉动组件价格回落并刺激终端装机需求。02终端装机需求释放情况如何?硅料价格的回落情况,直接决定了产业链下游的价格,这当中还有硅片、电池片与组件彼此之间的局部博弈,各个环节会根据各自局部博弈的情况来决定自己的毛利率水平,整体博弈情况最终决定组件的价格区间。
在这个背景下,2022年还会有更好的超预期政策吗?实际上,当前光伏行业不需要更多政策支持,不需要摇旗呐喊,更需要扎实的创新和稳健的推进,健全产业生态,而不是简单追求产能的粗狂发展,这样才能摆脱行业大起大落的内卷模式,走上健康并可持续发展的道路。效果如何,只能边走边看。无论是N型与P型的较量,还是TOPCon与HJT之争,2022年将是N型电池的起步加速元年,决定了未来的速度和高度。组件企业在保持合理毛利率情况下可以接受的组件价格,就直接决定了下游电站的装机情况。
随着组件绝对价格下降,自然会刺激保障性并网项目、大基地项目等刚性装机需求,但如果预期价格还会进一步下降,那么市场化的弹性装机需求就可能被抑制和延后,这将成为今年光伏装机需求能够摸高到多少的关键。在双碳目标的支持下,恰好踏过平价门槛的光伏行业,过去一年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,从地方政府到金融机构,再到投资者,激情大增,似乎该有的政策都有了。所以,2022年光伏电站装机回暖并能够摸高到多少,取决于组件价格的下跌曲线,如果缓慢下跌并预期明年还会继续下跌,那么装机需求的释放也会相应变慢。目前,N型TOPCon的进展相对HJT的量产速度更快,规模更大,尤其是头部企业的布局更加积极,而HJT更多是新势力联合地方政府弯道超车的突破口,两者不同的技术及成本背景决定了短期不同的发力点。
换言之,产业链充分博弈之后的组件价格,或许会成为市场化装机需求的锚。2022年全年硅料供应预计约85万吨(硅业协会),对应硅片需求约255GW,而目前不完全统计硅片产能已经超过500GW,实际上2022年全球终端装机需求预计在180-225GW左右(中国光伏行业协会),也就是硅料供给与终端装机需求基本匹配,甚至还有富余,但中间硅片环节过剩
02终端装机需求释放情况如何?硅料价格的回落情况,直接决定了产业链下游的价格,这当中还有硅片、电池片与组件彼此之间的局部博弈,各个环节会根据各自局部博弈的情况来决定自己的毛利率水平,整体博弈情况最终决定组件的价格区间。换言之,产业链充分博弈之后的组件价格,或许会成为市场化装机需求的锚。
随着组件绝对价格下降,自然会刺激保障性并网项目、大基地项目等刚性装机需求,但如果预期价格还会进一步下降,那么市场化的弹性装机需求就可能被抑制和延后,这将成为今年光伏装机需求能够摸高到多少的关键。04政策是否还会进一步加码?2021年是光伏行业的政策大年,双碳目标启航、十四五规划、整县推进、金融支持、风光大基地、辅助储能等等,即便是在光伏内卷严峻的形势下,光伏上市公司也纷纷创出市值新高,正是对这些政策支持的反馈。硅片环节产能过剩明显,而硅片玩家非富即贵,必然造成局部供需失衡,进而提升硅料环节的议价能力,延缓硅料环节产能提升带来的价格下降压力。无论是N型与P型的较量,还是TOPCon与HJT之争,2022年将是N型电池的起步加速元年,决定了未来的速度和高度。2021年是光伏政策大年,但终端装机差强人意,行业内卷史无前例,产业链上下游博弈空前,政策未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,只是让少数群体暴富。目前,比较普遍的预期是,2022年中开始,硅料新增产能开始加速释放,然后供需格局有望彻底扭转,硅料价格有望不可逆地进入下降通道,进而拉动组件价格回落并刺激终端装机需求。
如果硅料价格下降到200元/Kg以下,组件价格下降到1.7元/W以下,终端需求有望开始大幅释放。效果如何,只能边走边看。
目前,N型TOPCon的进展相对HJT的量产速度更快,规模更大,尤其是头部企业的布局更加积极,而HJT更多是新势力联合地方政府弯道超车的突破口,两者不同的技术及成本背景决定了短期不同的发力点。01硅料价格回落曲线如何?2022年,放眼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产能情况,不得不承认,硅料仍然是决定光伏行业全年运行的关键环节和瓶颈。
所以,2022年光伏电站装机回暖并能够摸高到多少,取决于组件价格的下跌曲线,如果缓慢下跌并预期明年还会继续下跌,那么装机需求的释放也会相应变慢。这成为光伏行业的又一变数,而今年终端装机的回暖情况,也是光伏行业实现自我救赎的一个重要表现。
所以,2022年硅料价格回落之路不会太平坦,预计还有反复,最终取决于四个因素的综合作用:一是硅料自身产能的释放情况,二是直接下游硅片的产能情况,三是下游电池、组件的毛利预期及组件报价,四是终端电站装机的释放情况。在这个背景下,2022年还会有更好的超预期政策吗?实际上,当前光伏行业不需要更多政策支持,不需要摇旗呐喊,更需要扎实的创新和稳健的推进,健全产业生态,而不是简单追求产能的粗狂发展,这样才能摆脱行业大起大落的内卷模式,走上健康并可持续发展的道路。2022年全年硅料供应预计约85万吨(硅业协会),对应硅片需求约255GW,而目前不完全统计硅片产能已经超过500GW,实际上2022年全球终端装机需求预计在180-225GW左右(中国光伏行业协会),也就是硅料供给与终端装机需求基本匹配,甚至还有富余,但中间硅片环节过剩。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2年国内装机超过75GW,也有机构乐观预测可以达到100GW。
进入2022年,行业逐渐从喧嚣回归理性,但终归有一个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有哪些关键变数或看点,或许更值得关注。但是,在政策大好的背景下,光伏行业表现却令人失望,整出幺蛾子,政策支持未能促进行业健康发展,运动式发展反而导致产业链上下游结构失衡,内卷严重,最终国内装机低于预期。
而硅料价格的回落曲线如何,将直接决定今年光伏产业链的利益分配格局。可以预期的是,组件在经受了2021年的产业链打击之后,预计会首先保持合理的毛利率,但这取决于各家抢占终端市场的情况,尤其是一线组件厂,所谓得市场者得天下,组件企业最终还是品牌和渠道为王。
03电池技术之争是否初见分晓?2022年,随着N型电池产能及出货量的加速爬升,以及头部企业10GW级产量的出现,N型电池的时代拉开序幕,或将像鲶鱼一样搅动光伏电池行业新一轮技术革新,实验室效率竞赛终归是要拉出去遛一遛了。但是,硅料价格不仅是硅料供给与终端装机需求决定,还受直接下游硅片需求的影响。
在双碳目标的支持下,恰好踏过平价门槛的光伏行业,过去一年多集万千宠爱于一身,从地方政府到金融机构,再到投资者,激情大增,似乎该有的政策都有了。组件企业在保持合理毛利率情况下可以接受的组件价格,就直接决定了下游电站的装机情况尽管相关文件表示,建成之后可以由电网回购,但实际上,即使可以顺利推进回购计划,但电网公司有自己的价格核算体系,基本不可能按照企业的投资成本来回购外线部分,某业主告诉光伏們。例如100MW左右的项目升压站成本约为0.5元/瓦左右,而300MW左右规模的项目升压站成本则可降低至0.3元/瓦左右。
在小EPC方面,由于招标范围内采购设备的具体情况不同,故价格也有一定差距,总体而言,其价格区间基本落在1.5元/瓦左右。总承包服务包括光伏区、升压站、送出工程及对侧改造(如有)、架空集电线路、储能站等的勘察设计、设备采购供货、青苗补偿及地面附着物迁移、土建及安装施工作等一揽子工作。
除此之外,升压站及外线也被国家能源局发文要求必须由电网公司投建,但目前来看,为了抢并网时间等原因,不少项目仍是由业主自行建设。受光伏供应链价格矛盾影响,组件价格几乎是一路水涨船高,相应的也推高了EPC成本。
例如单价5.45元/W的宁明县峙书光伏项目,该项目100MW容量配置15%2h储能。通过招标范围以及中标价格情况来看,在含储能或升压或外送等招标范围的情况下,EPC中标价格基本都落在了4.5元/瓦以上,个别项目在均包含的情况下最高达到5.81元/瓦。
评论留言